【東北季風減弱 中南部地區留意污染物累積】
今天寒流減弱,氣溫將會逐步回升,不過清晨及夜間受輻射冷卻效應影響,仍然會有低溫出現,並使得大氣混合層高度降低,污染物較容易累積在近地表,尤其是中南部地區位於下風處風速較弱,污染累積情形較為明顯。另外,今日金門及馬祖地區因受中國沿岸污染影響,提醒這些地區民眾留意空氣品質變化資訊,適時採取呼吸防護唷!
【輻射冷卻現象與空氣品質】
一天當中最低溫往往出現在深夜至清晨時段,這主要就是受到「輻射冷卻」效應影響所致。白天太陽以可見光的形式放出波長較短的「短波輻射」加熱地表,到了夜間則會以紅外線形式從地表放出波長較長的「長波輻射」,將熱能向外傳送。
若夜晚天空雲量多,長波輻射會被大氣中水氣及雲所吸收,就好像幫地球蓋了被子一樣,將熱能積蓄在地球表面;若大氣環境像這幾天一樣雲少且乾燥,長波輻射就會直接放射至外太空,導致溫度下降的非常快,直到白天太陽再度升起後才會回溫。
也因此,冬天乾冷的天氣下,夜間及清晨氣溫就會相當低,也導致大氣混合層高度較低,有時高度僅200公尺以下(夏天混合層可達1500公尺以上),就如同鍋蓋罩著,使近地表的污染物不易向上擴散,污染物濃度就會比白天高了。
空氣品質小學堂-《輻射冷卻現象與空氣品質》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Vi98FYJIqNE
全臺空氣品質播報: https://youtu.be/4-IRtWLRVVU